通霄神社 在虎頭山上 從通霄國中旁的路往上走就可到 

日本的「神社」建築,蘊涵歷史、文化、思想與政治精神,明治維新後,日本政府本著「祭政一致」精神,推動神道國教化政策,神社成為國家治權政治至高無上的精神象徵。

日本首任治台總督樺山資紀,採取恩威並施的方針治台,一方面利用台灣民間鄭成功信仰,透過宗教活動友好行為,一方面在台灣基礎建設上,推動天皇崇拜的國家神道。

1897 年起,日本總督府開始在台灣各地興建神社,祭祀征討台灣殉職的能久親(北白川宮),以及造化三神,利用神社的普遍建立,控制人民思想,達到鞏固統治權力的目的。
北白川宮生於 1847 年,翌年被仁孝天皇收為養子,稱為「滿宮」,1858 年天皇下召列為親王,賜名「能久」,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北白川宮赴德國普魯士軍校留學,返國擔任陸軍中將近衛師團長,1895 年(明治 28 年)中日甲午戰爭,北白川宮受命為台灣駐屯軍司令,5 月抱病(瘧疾)帶領占領軍隊抵台,從北而南乘轎指揮占領行動,病況惡化,10 月 28 日死亡。

能久親王征討台灣而死,成為日本人對台灣宣傳忠君愛國的樣板,明治 34 年 10 月 27 日台北劍潭山的台灣神社鎮座完成後,訂定每年 10 月 27 日(鎮座日)、10 月 28 日(親王祭日)為例祭日,通令台灣全島放假一天,到台灣神社參拜。


台灣各地只要能久親王住過、到過的地方,興起興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紀念碑的風潮。日本治台 50 年,全台興建 204 所神社,主要祭祀能久親王的神社就有 108 座。
根據日本昭和年間出版的「新竹州誌」紀錄,通霄神社於 1937年(昭和 12 年)鎮座,選址在虎頭山腰。能久親王 1895 年(明治 28 年)8 月 28 日曾在通霄舍營,地方人士曾設置「通霄御遺跡地紀念碑」,促成後來通霄神社的建造。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神社選址,常選擇都市鄰近外圍、可俯瞰城區的小山崗或半山腰凹,除了象徵神、人交會,神聖、世俗接壤意象,也有「居高臨下,守謢萬民」的用意。虎頭山海拔高度雖不到 100公尺,但可俯瞰通霄鎮街道景緻,所以被選為神社位置。

1945 年日本戰敗,主政者易位,「通霄神社」成為國民黨政權眼中一種蘊藏敵國傳統意識型態與東洋奴化遺毒的建築物空間,所以採取刻意的毀壞與消滅,神舍任何與「昭和」或與日本有關的字樣均被刮除。

通霄神社拜殿在光復後改建為「通霄忠烈祠」,維持祭祀的空間機能,除了供奉延平郡王鄭成功,拜殿四面加砌磚牆開窗,原木桁樑屋架外側,改成中國傳統建築閩南式燕尾翹脊屋頂包覆,屋頂脊飾中央還加裝國民黨徽,凸顯當時的黨國意識型態。

通霄神社附屬建築,包括神官宿舍、社務所、石燈籠、手洗舍先後被破壞、拆除殆盡,國軍的空軍、陸軍先後進駐,民國 89 年才移防他處,附屬建物被民間占住使用。

改建後的忠烈祠,因為地方經費不足,加上所有權不明,管理維修不易,曾經橫跨兩個威權統治時期的建築物,一度殘破荒蕪,九二一地震後,年久失修的通霄神社,受損更是嚴重。
通霄神社無論是地理位置、建築特質,都與台灣、通霄近代歷史文化有著鮮明的關係,是豐富的教育題材,2002 年苗栗縣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文建會補助 1700 多萬元,修護工程歷史年餘,2005 年 6 月完工,未來將結合周邊景點與產業文化,達到歷史建築再生、永續利用的目標。


 通霄神社舊照)
(圖文轉載自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全球資訊網 )

石燈籠

「神社」通常擁有一定程度的廣大社地及林木,基本配置包括本殿、拜殿、手洗舍、社務所、鳥居,以及其他祭典附屬建築組成(如幣殿、神饌所、祝詞殿、神樂殿、祭器庫、休憩所等)。

  主要祭祀空間配置神社參拜道所形成的中軸線上,附屬建築則分配在中軸線的兩側,祭祀空間由入口往上山依序是鳥居、參拜道、拜殿、幣殿 、本殿、手洗舍、社務所等。

  通霄神社建築群原本配置完整,從入口開始,鳥居、參拜道、石燈籠,有告知來者進入神聖之地的用意;手洗舍則是祭拜儀式前準備場所;拜殿是主要祭拜場所,中間放置賽錢箱、鈴鐺、參拜人對著本殿的方向祭拜;最上方的本殿最神聖,只有神官在重要祭典時才可進入。

  通霄神社建築群因人為、自然因素破壞,僅存本殿基座、拜殿、鳥居、參道、石燈龍社務所、宿舍等。

日本的鳥居,類似中國古早的坊門,但常設立在神社參拜道路口,有引導及強化入口功能,還是劃分俗界與聖域的象徵。通霄神社第一、第二鳥居,屬於「神明鳥居」樣式,兩根圓柱上乘載圓形的笠木,是台灣最常見的鳥居型式。

原本位於第一鳥居旁,目前已經消失的「手洗舍」,建築本身博愛四支木柱蓋成的涼亭,內設水槽及水瓢,參拜者先在這裡洗手漱口,潔淨身心才能參拜。根據耆老口述應是「切妻造」的式樣。

第一、第二鳥居中間的參拜道,中央為石板鋪面,兩側鋪設小碎石。參拜道兩側各有五座石燈籠,都是地方人捐獻,燈籠裡有燈座接電線,通霄街上還沒有電燈,神社的石燈籠已經接電亮燈。

石燈籠常見於日本建築前或參道兩旁,具有引導路徑作用,石燈籠屋頂多位轎頂,有四角、六角的變化,材質多為石材。

拜殿是通霄神社最有意思的建築,光復後改建為忠烈祠,留下雙重歷史建築特徵。日治時期的拜殿是日式神明造,建築式樣屬於切妻(懸山)造、平入式,兩坡水的屋坡面平直無翹曲。

妻(指建築物側面)飾有千木(兩側邊屋v字交叉的垂木,最上端呈「─」者主祭女神,中呈「︳」者主祭男神),屋脊上有勝男木(屋脊上水平排列的圓短柱,又稱鰹魚木)、破(博)風板則有小狹小舞(日本神明造建築常見構件,又稱鞭掛)等。

  屋頂應為銅皮(銅板)材質,原有的棟(屋脊)直接包覆在燕尾屋脊內,原先二重軒構造改為閩南燕尾翹脊,二坡水改為四坡水。

  本殿是神社中心建築物,有稱神殿、御本殿、正殿等稱呼,是祭神或安置神體、神札、神符的地方,為營造本殿神聖空間感,一般設於高台上,雖設有階梯,可是因為禁止一般人進入,通常階梯尺寸很小,可以進出的神職人員,也得小心以腳尖登踏,保持崇敬的心情。

  通霄神社本殿建築已經消失多年,僅剩基座,基座以石板砌築,長約 8 公尺、寬約 6 公尺,高約 180 公分,本來灌木叢生,基座石板因樹根著生嚴重龜裂,加上後山駁坎龜裂破壞,已經很難判定原有樣式,目前採殘跡保存方式處理。

  原本位於拜殿、本殿中間有個幣殿(又稱中殿),也已消失多年,幣殿主是奉奠幣帛等。

   第一鳥居旁的社務所,是神職人員或管理人的辦公務所,除左側、後側略有增建,建築格局、構造大致保持原貌,屋頂屬「入母屋造」(類似中國建築的歇山頂),中央開設「千鳥破風」,懸魚、妻飾保完整,是通霄神社保存最完整的附屬建築物。

  社務所下方的宿舍,是典型的日本住宅,雖然光復後使用者稍有改裝,但大體維持日式住宅的式樣。據地方耆老口述,日治時期宿舍為警察俱樂部,一是處專供警察休息或招待日本人住宿的地方。

(資料來源:劉榮春等編著,苗栗縣文化資產資料手冊,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民94。)



神社上頭有國民黨徽



建造的昭和 年份已被塗掉





屋頂被改過了 閩南燕尾翹脊



神社後方

上方是本殿殘蹟

有沒有鬼神童子在裡面呢
我召喚你回來,重生吧,前鬼,遵從我命,袪除邪惡。 解除,解開束縛,重生吧,前鬼,我還你原形!



參拜道

第一鳥居旁的社務所

神職人員或管理人的辦公務所 保持的很完整









社務所下方的宿舍

日治時期宿舍為警察俱樂部 現在已經殘破不堪


跟神社有關的漫畫電影

魔力小馬《潮與虎

本故事主要圍繞著一個平凡的少年 ─ #蒼月潮,和一隻活了數千年的大妖怪 ─ 老虎,的冒險故事。
蒼月潮是一個普通的中二生,母親順磨子自小便不知所蹤,父親紫暮是一間寺廟的住持。小潮有一次在家中打掃時,發現了家中有一地庫,他進入地庫後,發現內裡有一隻妖怪被一支矛所封印,那支矛和妖怪便是獸矛和老虎,小潮拔出獸矛及釋放老虎後,老虎欲離開並大開殺戒,但小潮用獸矛要脅老虎不准吃人。

    小潮得到獸矛後,得到獸矛的力量便會變成長頭髮,並與不同的妖怪作戰,後來獸矛的守護者光霸明宗得知小潮是獸矛的繼承人,便派人測試小潮,而紫暮卻是光霸明宗的其中一位法力僧,結果紫暮著小潮到旭川尋找獸矛的秘密。

    經過一輪旅程,小潮終於到達旭川,並在時間的妖怪帶領下到了商朝的中國,知道了獸矛誕生的由來,更知道不知所蹤的母親便是一直封印白面者的責任者。白面者終於在半年後解開封印,小潮與老虎最終與白面者展開最後戰鬥。。


  彼岸島
 當中的故事主要內容為少年宮本明在一次偶然的情形下,遇上了一位從一個名為彼岸島小島而來的少女青山冷。奇怪的是,這名自稱為冷的少女手上竟然持有已失蹤兩年多的明的大哥宮本篤的駕照,並揚言她這張駕照是自己在所住的村子附近拾得的。為了能找回哥哥,明便和一群從小便認識的朋友前往彼岸島。但那知彼岸島實際上已被變成了吸血鬼的島民們所控制了。於是,為了生存和從吸血鬼的手中搶回該島,人和吸血鬼之間便展開了可怕的血戰……

明的哥哥不小心釋放出被關在島上神社的吸血鬼 使岸島被吸血鬼控制
最近也被改編電影






通霄後龍好望角遊 通霄美食三強通霄神社虎頭山公園秋茂園新埔車站通霄精鹽場白沙屯拱天宮好望角後龍美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hatwhy 的頭像
    whatwhy

    嘿皮嘿皮買賴浮

    whatw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