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繪動敦煌 隔壁的恐龍展也看一下



滑齒龍(屬名Liopleurodon),意思是「平滑側邊牙齒」,是種大型、肉食性海生爬行動物,屬於蛇頸龍目裡的短頸部上龍亞目。滑齒龍的兩個種生存於中侏儸紀的卡洛夫階,約1億6000萬年前到1億5500萬年前;俄羅斯滑齒龍則生存於侏儸紀晚期。滑齒龍是侏羅紀中到晚期的歐洲海洋的頂級掠食動物。



盤縣混魚龍

幻龍(學名:Nothosaurus)又名孽子龍,意為「假冒的蜥蜴」或「私生子蜥蜴」,是已滅絕鰭龍超目的一屬,是幻龍目中最著名的屬,也是幻龍目的名稱來源。幻龍的化石發現於歐洲、中東、中國,地質年代為三疊紀中晚期,接近2億4000萬到2億1000萬年前。(右)
貴州龍(學名:Keichousaurus)是種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屬於腫肋龍科,在三疊紀-侏儸紀滅絕事件中滅絕。牠們的化石在1957年發現於中國貴州省,也是貴州龍的名稱來源。牠們是鰭龍超目中最常發現的化石其中之一,而且經常發現接近完整、關節仍連接的化石,讓牠們成為收集者中的熱門化石。貴州龍與腫肋龍科經常被分類於幻龍目,或是被列為鰭龍超目的原始、獨立支系。(左)

半甲齒龍

許氏祿豐龍
祿豐龍(Lufengosaurus)是原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個屬,生存於侏儸紀早到中期的中國西南部[1]。祿豐龍的身長約6公尺 ,牠們是第一具在中國出土的完整恐龍骨骼化石,中國曾在1958年發行了祿豐龍紀念郵票。
在1941年,楊鍾健命名了許氏祿豐龍(L. huenei),化石發現於中國雲南的下祿豐組。第二個種是巨型祿豐龍(L. magnus),是在1947年被楊鍾健命名。巨型祿豐龍的體型大於許氏祿豐龍約1/3。祿豐龍的化石發現於中國的巴柔階地層,是少數存活到侏羅紀中期的原蜥腳類恐龍

馬門溪龍(學名:Mamenchisaurus)為蜥臀目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屬,屬於馬門溪龍科。牠們生活在侏羅紀晚期,廣泛分佈在東亞地區。馬門溪龍的體長可達22到26公尺,而脖子佔一半長度, 馬門溪龍是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脖子最長的動物。牠也是亞洲最具知名度的大型草食恐龍。

青島龍(屬名:Tsintaosaurus)是種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中國鴨嘴龍科恐龍。牠們身長約10公尺,高度為3.6公尺,體重約3公噸[1]。模式種是棘鼻青島龍(T. spinorhinus),是由楊鍾健在1958年所敘述、命名。
群體行動的青島龍
青島龍

青島龍擁有類似鴨的口鼻部,以及強壯的齒系,可用來咀嚼植物。青島龍通常有四足行走,但也可用二足方式逃離掠食動物。如同其他鴨嘴龍類,青島龍可能以群體方式共同生活。

青島龍的頭頂有長刺般的頭冠,類似獨角獸。但在1990年代,某些研究人開始懷疑頭冠的形狀,他們提出這根頭角其實是斷裂的嘴部骨頭,在化石化過程中被推移到額頭頂端。他們更提出青島龍其實是譚氏龍的異名[2]。但之後發現第二個青島龍標本,也具有長刺頭冠,證實青島龍具有獨角般的頭冠,更不是譚氏龍的異名。

在賴氏龍亞科中,青島龍與歐洲的似凹齒龍、匙龍形成一個演化支[3]。

劍龍學名:Stegosaurus)是一類已滅絕的草食性四足動物,是裝甲亞目、劍龍下目中的一個屬。屬名為Stegosaurus,源自希臘文中的στέγος-(stegos-;指屋頂)與σαῦρος(-sauros;指蜥蜴)[1]。劍龍是最知名的恐龍之一,因其特殊的骨板與尾刺聞名。劍龍就像暴龍、三角龍以及迷惑龍一樣,經常出現在書籍、漫畫或是電視、電影當中。

劍龍生活在侏儸紀晚期,大約是1億5000萬年前到1億4500萬年前左右,也就是啟莫里階至提通階早期。劍龍與一些巨型蜥腳類恐龍,如梁龍、圓頂龍與迷惑龍(原名雷龍)等優勢草食性恐龍,生存於相同時代的相同地區。在美國與加拿大西部的莫里遜組地層中,大約已經挖掘出80具劍龍屬的遺骸,且其中至少可辨識出3個物種。過去人們認為劍龍只分佈於現今的北美洲地區,不過到了2006年,葡萄牙境內也發現了新的劍龍屬標本,顯示現今的歐洲也有劍龍化石的存在[2]。

劍龍的身體龐大且沉重,是所有劍龍下目之中最大,大概相當於一輛巴士。牠們的背部曲線呈弓狀彎曲,後肢比前肢更長。頭部靠近地面,而硬挺的尾部則平舉於空中。關於劍龍身上的尖刺與板狀物的用途,有許多不同的推論。尖刺很可能是用來防禦,而板狀物除了防禦之外,或許還能用來誇耀與調節體溫。劍龍以及其他屬於劍龍下目的恐龍(例如釘狀龍屬與華陽龍屬),具有許多共同的特徵,包含背部骨板與尖刺。


暴龍(學名:Tyrannosaurus)又名霸王龍,模式種與目前唯一的有效種是雷克斯暴龍(Tyrannosaurus rex),或稱雷克斯龍,是一種大型的肉食性恐龍,身長約13公尺[1],臀部高度約4公尺[2],體重約6.8公噸[3]。暴龍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馬斯垂克階最後300萬年,距今約6850萬年到6550萬年,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後的恐龍種群之一。化石分佈於北美洲的美國與加拿大西部,分佈範圍較其他暴龍科更廣。

暴龍的屬名在古希臘文中意為「暴君蜥蜴」,種小名在拉丁文中意為國王。有些科學家認為亞洲的勇士特暴龍(Tarbosaurus bataar)是暴龍屬的第二個有效種,而其他科學家則認為特暴龍是獨立的屬。除此之外,過去有許多暴龍科的種被歸類於暴龍屬,但目前多被認為是暴龍的異名,或被分類於其他屬。

如同其他的暴龍科恐龍,暴龍是二足、肉食性恐龍,擁有大型頭顱骨,並藉由長而重的尾巴來保持平衡。相對於牠們大而強壯的後肢,暴龍的前肢非常小。長久以來,暴龍被認為只有兩根手指,但在2007年發現的一個完整的暴龍化石,顯示牠們可能具有三根手指。暴龍可能是種頂級掠食動物,以鴨嘴龍類與角龍下目恐龍為食,但有科學家認為暴龍是種食腐動物。雖然目前有其他獸腳亞目恐龍的體型與暴龍相當,或大於暴龍,暴龍仍是最大型的暴龍科動物,也是最著名的陸地掠食動物之一。

目前已有超過30個雷克斯暴龍的標本被確認,包含數具完整度很高的化石。暴龍的大量化石材料,使科學家們有足夠的資料研究暴龍生理的各個層面,包括生長模式與生物力學。有些研究人員還在標本上發現了軟組織與蛋白質。但暴龍的食性、生理機能以及移動速度仍在爭論中。



禽龍 被兩隻迅猛龍攻擊
禽龍(學名:Iguanodon,意為「鬣蜥的牙齒」),屬於蜥形綱鳥臀目鳥腳下目的禽龍類。禽龍是種大型草食性動物,身長約10公尺,高3到4公尺,前手拇指有一尖爪,可能用來抵抗掠食動物,或是協助進食。

禽龍的化石多數發現於歐洲的比利時、英國、德國,牠們主要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巴列姆階到早阿普第階,約1億3000萬年前到1億2000萬年前。演化位置大約位於行動敏捷的稜齒龍類首次出現,演化至鳥腳下目中最繁盛的鴨嘴龍類,這段過程的中間位置。此外,過去有許多化石被歸類於禽龍,年代橫跨侏儸紀啟莫里階到白堊紀森諾曼階,範圍廣達歐洲、北美洲、亞洲內蒙古、以及北非。但這些化石多被歸類於其他屬,或是建立為新屬。

禽龍是繼斑龍之後,世界上第二種正式命名的恐龍。禽龍的化石在1822年首次發現,並在1825年由英國地理學家吉迪恩·曼特爾進行描述與命名。斑龍、禽龍、以及林龍是最初用來定義恐龍總目的三個屬。禽龍與鴨嘴龍科共同屬於禽龍類演化支。

對於禽龍的了解,因為新發現的化石而隨者時間不斷改變。禽龍的大量標本,包括從兩個著名屍骨層發現的接近完整骨骸,使得研究人員可提出許多禽龍生活方面的假設,包括進食、移動方式、以及社會行為。禽龍的重建圖也隨者標本的新發現而改變。

羽毛迅猛龍
伶盜龍(學名:Velociraptor)又譯迅猛龍、速龍,在拉丁文意為「敏捷的盜賊」,是一種蜥臀目獸腳亞目馳龍科恐龍,大約生活於8,300萬至7,0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坎潘階[1]。伶盜龍的模式種為蒙古伶盜龍(V. mongoliensis),化石發現於蒙古及中國內蒙古等地。第二個種為奧氏伶盜龍(V. osmolskae),是在2008年命名,化石是一個發現於中國內蒙古的頭骨。科學家過去曾將一些相似的恐龍歸入這一屬,但現在認為這一屬內只有上述兩種恐龍。

伶盜龍的體型接近火雞的大小,小於其他的大型馳龍科恐龍,例如恐爪龍與阿基里斯龍,但牠們之間仍有許多相同的生理特徵。伶盜龍是種二足、肉食性的有羽毛恐龍,具有長而堅挺的尾巴,雙腳的第二腳趾具有大型的鐮刀狀趾爪,這些趾爪被認為用來殺死牠們的獵物。伶盜龍與其他馳龍科的差別在於長而低矮的頭顱骨,以及朝上微翹的口鼻部。

伶盜龍是最廣受一般大眾熟悉的恐龍之一,這導因於牠們在麥克·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的小說《侏儸紀公園》(Jurassic Park)以及同名電影中的搶眼表現,但小說與電影版本對於伶盜龍的描述有誤。對於古生物學家而言,伶盜龍則是種重要的恐龍,目前已發現超過10個伶盜龍的化石,是馳龍科中數量最多的。而其中一個著名的標本,則保存了與原角龍纏鬥中的伶盜龍。
 
羽毛
 

在馳龍科中,比伶盜龍原始的物種通常身體覆蓋者羽毛,並具有完全發展的有羽毛前肢[31]。而伶盜龍的祖先具有羽毛,可能擁有飛行能力,這使得古生物學家認為伶盜龍也具有羽毛,如同許多現代的無法飛行鳥類,仍保有身體上的羽毛。

過去長期以來,古生物學家認為伶盜龍具有羽毛,但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根據2007年9月份的《科學》雜誌,古生物學家愛倫·特納、彼得·馬克維奇、馬克·諾瑞爾,在一個發現自蒙古的伶盜龍化石(編號IGM 100/981,身長1.5公尺,體重15公斤)的前臂,發現了六個羽莖瘤[8]。鳥類骨頭上的的羽莖瘤可用來固定羽毛,而伶盜龍骨頭上的羽莖瘤則明確顯示牠們也具有羽毛[32]。

根據特納等人的說法,並非所有史前鳥類的化石都發現了羽莖瘤,但沒有發現羽莖瘤,不代表這些史前鳥類缺乏羽毛;紅鸛也沒有羽莖瘤,但有羽毛。羽莖瘤的發現顯示伶盜龍擁有羽毛,而且應該是類似現代鳥類翅膀上的羽毛,包含羽軸與羽支所形成的羽片。這些研究人員並提出,伶盜龍的前臂具有14個次要羽毛,而始祖鳥具有至少12個次要羽毛,小盜龍具有18個,脅空鳥龍則具有10個。他們認為這些羽毛數量的不同,代表者這些動物與現代鳥類的差異程度[8]。

特納等人將伶盜龍的羽毛,視為大型、無法飛行的手盜龍類因為體型的增大,而在演化過程中失去羽毛的證據。特納等人並發現,目前的無法飛行鳥類幾乎沒有羽莖瘤,而伶盜龍的羽莖瘤則証明馳龍科的祖先應該可以飛行,但伶盜龍與其它大型的馳龍科後來卻喪失了飛行能力;然而,馳龍科祖先的羽毛也可能具有其他功能,而非用來飛行。對於無法飛行的伶盜龍,牠們的羽毛可能作為展示物用,或孵蛋時覆蓋牠們的蛋巢,或是在上坡奔跑時增加速度用[8]。


腕龍(學名:Brachiosaurus)是蜥腳下目腕龍科的一屬恐龍,生活於晚侏羅紀的北美洲,可能還有白堊紀早期的北非。牠的名字是由古希臘文的「βραχιων」(前臂)及「σαυρος」(蜥蜴)結合而來,因牠的前肢長於後肢。腕龍是曾經生活在陸地上的最大的動物之一,亦是最聞名的恐龍之一。腕龍的科學研究大多來自於東非的布氏腕龍(B. brancai),目前已被正式獨立為新屬,長頸巨龍(Giraffatitan)

旁邊為永川龍化石





進展場會有發3D眼鏡 可以在裡面看3D影片







 鄒氏尾羽龍是世界上第二隻發現長有真正羽毛結構的非鳥生物。鄒氏尾羽龍擁有具羽軸、羽支的真正「現代型羽毛」,首度證實了帶有羽毛恐龍的存在。而牠所擁有的飛羽依然保存著對稱的結構,顯然不具有真正的飛翔能力,而是一種奔跑型的獸足類恐龍。而古生物學家也在鄒氏尾羽龍的胃中,發現一堆小石子,顯然應該是用來磨碎食物以幫助消化的,就如同現代鳥類胃中常見的胃石一般,這點在獸足類恐龍中是極為罕見的發現,就此,專家推測,鄒氏尾羽龍很可能是植食性的,與一般肉食性獸足類恐龍不同。

千禧中國鳥龍
999年大陸古生物學家季強博士等人在遼西凌源大王杖子地區發現了一隻保存精美、全身有羽毛的奔龍類小型恐龍——千禧中國鳥龍。季強等人認為,千禧中國鳥 龍一種距今約1億3000萬年前的小型獸足類(食肉性)恐龍。牠的發現讓我們認識到,小型的無飛行能力的恐龍,牠身上發現的羽毛最初只是為了保持體溫。而 在所有進步的獸足類恐龍中,疾走食肉的奔龍可能是與鳥類的關係最密切的類群之一

千禧中國鳥龍化石

鄒氏尾羽龍化石

聖賢孔子鳥
孔子鳥(學名:Confuciusornis,或根據拉丁文音譯作孔夫子鳥)是一種古鳥屬,化石遺迹在中國遼寧省北票市的熱河組(即四合屯和李八郎溝等白堊紀時期的沉積岩)中發現。在已公開的化石標本中,孔子鳥的骨骼結構十分完整,並有着清晰的羽毛印跡。這一切使得孔子鳥成為最出名的中生代鳥。根據出土地點的地質形成史推斷,這種鳥生活在距今約1.25億年到1.2億年,即西方學者所稱的白堊紀早期或中國學者所稱的晚侏羅紀。孔子鳥是目前已知的最早擁有無齒角質喙部的鳥類。孔子鳥因孔子而得名。
在發現長有羽毛的恐龍之前,即早在1993年,遼寧北票市附近的四合屯農民楊雨山釆集到一副近30厘米的鳥類化石,後來化石收集者張和又收集到一些鳥類的前肢和顱骨的化石。及至1995年,由侯連海所帶領的研究小組對該鳥進行了描述並命名為聖賢孔子鳥。很快人們就發現四合屯是個鳥類化石庫,中國隨即成為世界古鳥類研究的中心。到2000年前後,共發現了超過1000件孔子鳥屬的化石標本。

聖賢孔子鳥並不是孔子鳥屬的唯一種。研究小組在1997年和1999年間再發現三個新種,但其中兩種的存在受到爭議。2009年,北京師範大學的張子慧等人在中國遼寧省西部約1億2000萬年前的下白堊統義縣組地層發現了孔子鳥新種的完整化石,並命名為費氏孔子鳥(Confuciusornis feducciai)。在同一出土地點,1996年發現遼寧鳥,1999年又發現長城鳥等新的鳥屬。遺憾的是,1990年代末盜挖行為使很多化石流失。孔子鳥化石是目前化石黑市最搶手的化石之一。當局採取措施防範盜挖化石行為時,已經有數以百計的標本,被非法挖掘並流到國外。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IVPP)的古生物學家周忠和表示,大約80%的孔子鳥化石被走私出境或在國內非法販賣。大部分買主是日本、德國和美國的私人收藏家,原因是這些國家沒有法律禁止這類化石的進口[1]。

當孔子鳥屬被首次描述之時,人們就已經相信,四合屯和尖山溝所屬的熱河組和發現始祖鳥的索倫霍芬石灰岩年紀相仿。1999年從放射性碳測定法得到的數據來看,四合屯化石層的同位素年齡為1.24億年,就是說熱河組年紀比霍倫索芬的更輕(下白堊紀相對於晚侏羅紀)。根據和始祖鳥(1億5千萬年前)的解剖學對比,孔子鳥明顯更「年輕」一點



聖賢孔子鳥化石

再來是戶外區 放著許多恐龍模型







還有小朋友可以坐的電動恐龍







化石區 小朋友可以體驗挖化石

雖然很多人批評展品太少 場地太小 不過帶小朋友來走走 還是不錯的 



後面是正在興建的大巨蛋

已上資料轉載自網路 如有錯誤 請恐龍高手不吝告知 謝謝




繪動敦煌大展 →  恐龍夢公園 陸海空總動員 →  京鼎樓 →  Ge Ge Ge鬼太郎的妖怪樂園 (上篇)  Ge Ge Ge鬼太郎的妖怪樂園 (中篇)   Ge Ge Ge鬼太郎的妖怪樂園 (下篇) → VVG Something 好樣本事 →  上島咖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hatw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