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少有的孔明廟

啟示玄機院位於魚池鄉中明村文正巷內,背對松嶺,面向蓮花屏山,山清水秀,四時鳥語花香,為全省唯一供奉諸葛亮的廟宇。

該廟溯源於清光緒二十七年孟秋,庄內石福添宅舍奉祀玉清三相,號「明德堂」。迨民國十三年眾議建廟,於民國十五年三月竣工,合祀的有諸葛孔明先師、北極玄天上帝。經數十寒暑風雨浸蝕,致有遷建之議,並成立委員會,公推黃登鳳為主任委員,於民國六十八年四月破土奠基興建,同年十二月五日子時舉行鎮座儀式,並改號為「啟示玄機院」。

該院院前臥龍台,塑有劉備三顧茅廬像,廟分二層,二樓奉祀武聖關公,像高九尺,威嚴莊重,浩氣沛於神情。一樓主祀諸葛武候及玄天上帝;諸葛亮、字孔明,瑯琊陽都人氏。少年時期即顯靈其群之才,容貌魁偉,躬耕於隴畝,不求聞達。劉備屯兵於新野時,曾三顧茅廬於隆中,諮亮以當世之事,並厚相結納,以亮為軍師,繼絕興微,無步不征,神武赫然。拜相後,開誠心、佈公道;盡忠於職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亙古稱為天下第一軍師,院前右側諸葛孔明塑像,右手執羽扇,左手拿書卷,像高三十六尺,智者的風範表靈無遺,誠為民族精神典型。

對於公益慈善及社會教化事業極為重視,除辦理貧民急難救助外並計劃籌設
老人會館及孔明資料館為老人提供休憩場所並宣揚固有道德文化。

比較少見的不是石獅子


啟示玄機院孔明廟
南投縣魚池鄉中明村文正巷5-10號 ‧ 電話:(049)2895064 ‧ 傳真:(049)2897234


還有週邊的景點介紹 非常貼心


在廟一旁的孔明亭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我一直想到金城武的"略懂!略懂!

很高的孔明像

許多人點燈求金榜題名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琅琊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大臣,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發明家,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諸葛亮在世時為蜀漢丞相後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諡為忠武侯,所以被稱為武侯、諸葛武侯,此外因其早年外號,也稱臥龍或伏龍。
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集忠、孝、義、謀於一身,可以說是公認的中國歷史上的智慧神的最傑出化身。歷代朝野都對諸葛亮有很高的評價,「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成了無數仁人志士的座右銘。

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有如下評價:「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在《三國志》中亦附有陳壽在《諸葛亮集》中的序言。而《三國志注》中,裴松之亦引出袁子談論諸葛亮的功績。
小說《三國演義》總成過往傳奇、野史、戲曲、地方世代說法、被官史避畏說法、說部話本及民間傳說中諸葛亮的故事,他被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和《三國志》中的諸葛亮很不一樣,而且事蹟亦有所出入,如火燒博望與新野,諸葛亮尚未出仕劉備;三顧茅廬、七擒孟獲、六出祁山(實際是五次北伐,只有第一、四次出祁山)等都經過誇張和劇情創造,歷史上諸葛亮用兵的功績不如他治理蜀國的政績耀眼;而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智激周瑜、三氣周瑜、空城計等則是虛構或將劇情移花接木。但這些都成為家喻戶曉故事,而小說當中的一些劇情,將諸葛亮描寫成為一個道士,如七星壇祭風、延壽七星燈等,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批古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諸葛亮為「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將一貫有法家風範的諸葛亮神化成了算無遺策、通天曉地、精通軍事、運籌帷幄的一個智慧超卓入聖之完美人物。
傳說、俚語

諸葛亮在四川地區深得民心,四川很多地方的居民一直到近現代仍有頭戴白布的習慣,據說就是為諸葛亮戴孝,歷時一千多年。[21]

在高承《事物紀原》中,有記載諸葛亮南征班師時,正遇風起,不能渡河,孟獲說這是猖神作怪,只要用人頭和牲畜祭祀,便會風平浪靜。但諸葛亮覺得用人頭太殘忍了,於是用麵粉搓成人頭狀,混上牛、羊等肉去替代,名為饅頭。(又有一說,饅頭乃張飛征蜀時發明)。

另外,相傳諸葛亮擔任軍師中郎將時,因解決糧食問題,向百姓詢問了當時名為「蔓菁」的野菜的種植方法,並下令士兵開始種蔓菁,補充軍糧,後世便把這菜稱為「諸葛菜」。

亦有傳說指諸葛亮另有一兒諸葛懷與一女諸葛果。在晉朝時曾召錄漢代名臣之後裔到京城任職,但諸葛懷推辭,自給自足,在家終老。而諸葛果則相傳在成都西南乘煙觀修行和成仙升天。[22]

在山區的居民過去要放送消息,會施放「孔明燈」,相傳是諸葛亮傳下來的。 在雲南(三國時南中之地),佧佤族有傳說指諸葛亮曾教他們祖先蓋房子、編竹籮;傣族傳說指當地的佛寺大殿屋頂就是仿照諸葛亮的帽子建造的,又有說諸葛亮南征時發明一種銅鼓,稱為「諸葛鼓」,白天做飯,晚間可敲它作警報。 而現有許多俚語,如「事後孔明」,意思是等到事情過後才發表各種高論,自以為先知;也有「三個臭皮匠,勝個諸葛亮」,意思是指形容集體智慧的偉大。

另有「死諸葛氣走活仲達」之說,大意是說,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之後,姜維、魏延、廖化等人怕司馬懿探知實情,密令軍士雕塑孔明的木雕像,於退兵時連同前鋒軍撤退。司馬懿等人早就懷疑諸葛亮已逝,但不敢輕舉妄動,隨軍出來卻看到孔明(木雕像)仍好端端的坐在車上,大吃一驚,急令軍隊回營,蜀漢軍因此平安的回到成都,並將盛放諸葛亮大體的棺木一同送回,由蜀後主親葬之。事後司馬懿等人聽到諸葛亮終於死之後,才放下這心,專心準備征蜀之事。

泣斬馬謖圖
三國時代「諸葛亮揮淚斬馬稷」的故事:蜀建興五年,蜀軍與魏軍對峙於祁山,街亭是蜀軍運輸糧食的重要地點,因此,街亭的攻防成為戰爭勝敗的關鍵。馬稷自告奮勇要求去鎮守街亭,諸葛亮告訴他要「固守街亭要道」,他卻自認依兵書「憑高勢下」,卻造成蜀軍被圍困而大敗。蜀按軍法處斬馬稷,旁人愛惜馬稷是不可多得的將才,紛紛為馬稷求情,諸葛亮為嚴肅軍紀卻不得不斬。從小處思考是為了嚴明軍紀,從大處著眼則是為了蜀國的存亡,為訓練一支遵守號令、有戰鬥力的部隊。這是「齊之以武」的表現。

在諸葛亮死後,蜀人十分思念他,紛紛要求爲他立廟,朝議認為不合禮制,一概不准,百姓便在道上私自拜祭。後來有人建議在成都立廟,但劉禪亦沒有聽從。直到263年春天,習隆、向充上表以周人懷念召伯、越王勾踐思念范蠡的故事勸諫劉禪為諸葛亮立廟,劉禪便下詔於沔陽(今陝西勉縣)建廟,這是最早的一座武侯祠。魏將鍾會伐蜀時也到廟拜祭諸葛亮,命令軍士不可在其墓左右伐樵。

到後來,多個地方都有修建武侯祠紀念諸葛亮,內地目前另外尚保存九處武侯祠,其中四川成都最為著名,而河南南陽臥龍崗、湖北襄陽、黃陵廟、甘肅祁山、陝西勉縣、岐山、重慶白帝城、雲南保山都有武侯祠。

台灣供奉諸葛亮的廟宇則有南投縣魚池鄉啟示玄機院孔明廟、新竹青草湖靈隱寺、新北市九份孔明廟。

這邊可以開智慧光

門神





三顧茅廬像
三顧茅廬或三顧草廬是指中國東漢末年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處請他出山輔佐自己的事件。此事件最早見於諸葛亮的《出師表》,該文提到劉備「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三國志》中對此僅有「凡三往,乃見」的簡略記述[1]。《三國演義》[2] 對此事件進行了擴寫。三顧茅廬後來成為形容求賢若渴的成語。

建安十二年(207年)冬至十三年(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的建議下,三次北上到南陽臥龍崗拜訪諸葛亮。前兩次都沒見到諸葛亮,第三次終於相見。談話中,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這就是著名的《草廬對》(後人將其更名為《隆中對》)。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出山成為劉備的軍師。劉備集團後來的種種攻略皆本於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hatw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