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探險隊這次帶你們來到雲林西螺
早上快10點才從台中出發  很怕第一站的黃家九層粿賣完
黃家九層粿是西螺在地人的早餐 故意不要吃那麼飽來這邊吃
到的時候已經快11點 點完餐 轉頭有人要買已經賣完 攤位上的都是被訂的
感謝保佑 吃到最後一塊就甘心ㄟ

九層粿 吃起來很像菜頭粿 不過口感更綿密 配上西螺名產醬油和油蔥 真讚 果然是西螺米的故鄉阿

麵 滿滿的油蔥

整攤就賣5種東西  麵 粽 粿 筍湯 羹湯 東西便宜到爆炸

粽子

筍湯才10元耶 滿滿的料  筍子 豆腐 凸皮(豬皮)

營業時間:06:30- 11:00(最好10點前就來 以免吃不到 賣完為止)

地址: 雲林縣西螺鎮建興路286號




食尚玩家有來喔 影片中段 4分19秒開始


西螺鎮,別稱螺陽,位於台灣雲林縣北端,北隔濁水溪與彰化縣相鄰,以稻米、醬油及西螺大橋聞名全台。
螺鎮名稱來源自台灣原住民巴布薩族Sailei社之社址,漳州人以其鄉音而稱之為「西螺社」,荷蘭人則稱之為「Sorean」 。古時又有稱之為「螺陽」者,係開拓者為追思故土福建省惠安縣螺陽鎮之故 ;或是古時文人雅士所用之雅稱。

西螺最早的居民為平埔族的巴布薩族人,荷蘭時代獎勵漢人移駐開墾,漢人乃漸漸增多。清初時,西螺為台灣墾殖的重鎮,最初稱為「西螺堡」,隸屬彰化縣,光緒11年(1887年)台灣建省後,增設雲林縣,西螺始劃歸雲林。

日治時代初期,西螺隸屬台灣縣嘉義支廳,1897年改屬雲林出張所,1900年又改隸嘉義縣斗六辦務署[3]。1901年再改屬斗六廳管轄,到了1911年,斗六廳廢止,改隸屬於嘉義廳,1920年,重劃行政區,總督府公告實施「五州二廳」,西螺屬台南州虎尾郡管轄,並設西螺街役場。戰後初期,1945年,西螺街役場改名西螺鎮公所,台南縣所轄,1950年(民國三十九年)10月,改雲林縣管轄 。

不是這個C羅喔


橋頭崗哨

西螺大橋
西螺大橋雄跨濁水溪之上,自雲林縣西螺鎮,至於彰化縣水尾村,全長共計有1.93公里,提供南北交通運輸,功不可沒。

它,擁有四十七年歷史的西螺大橋,因為年久載重力有限,面臨功成身退,不過它的魅力仍然讓地方文化增色不少,西螺地方人士認為,西螺大橋永遠是地方無可取代的精神象徵。

西螺大橋的興建,是在民國26年發包,其中因中日戰爭、珍珠港事變的發生,使工程停建。台灣光復後,政府繼續興建,於民國41年5月29日正式開工,於同年12月全部完竣,翌年1月28日正式通車。

全長1939公尺,橋面寬約7.3公尺採華倫氏穿式,鋼鐵作架,水泥作墩,桁樑引孔,舊時曾附設台糖的小火車軌道,形成火車與汽車並行的奇觀。

長達2000公尺的西螺大橋,因為一年一度的西螺文藝季在橋上隆重登場,民眾可以在大橋上漫遊、賞景、喝咖啡, 並且欣賞藝術活動。西螺大橋成了文化藝廊,今天在歷史悠久的西螺大橋上,您可悠閒漫步在橋上,享受閒情時光,這兒還有琳瑯滿目的西螺特產品,別忘了帶點回家唷。

西螺大橋於1937年(昭和12年)開始發包興建,日治時期主要的建設部分為橋墩,方法是先以鐵條綁出橢圓形空心板模,接著灌漿抽沙來加重重量使板模下沉,如此反覆作業,使每座橋墩的基樁高度約二層樓高,32座橋墩於1941年完成,之後因戰爭鋼材挪作他用而中止建設,成為未成道路。國民政府遷台之後,在美援下於1952年5月29日再度開工
西螺大橋於1952年12月25日完工,1953年1月28日正式通車,雲林、彰化兩縣居民為橋名引起爭執,後來是沿用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使用英譯名,才稱為西螺大橋。

完工當時是僅次於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的世界第二大橋,也是遠東第一大橋,亦使日治時期即定線的縱貫道路全線通車。另外,橋上亦併設糖業鐵路,形成鐵公路同行現象,為南北平行預備線最晚完工的一段,唯1979年以妨礙交通為由拆除
1997年,中沙大橋與西螺大橋間的溪州大橋完工後,西螺大橋轉為供小型車、機車、自行車通行的便橋,2000年曾被提議因此橋老舊應予拆除。在雲林縣與彰化縣政府的努力下,使西螺大橋轉型為觀光大橋,2004年11月19日,彰化縣及雲林縣政府均將西螺大橋列入該縣的歷史建築。







(圖/橋上鋼樑的「中美合作」圖騰,有著特殊的時代背景意義。王以瑾攝影)
沒拍到

1963年和1968年發行的第一套橫式新臺幣10元鈔票正面皆印有西螺大橋圖像。
藍色調,正面右側為西螺大橋,臺灣銀行印刷所印製,於1963年1月14日發行,2002年7月1日停用。

紅色調,於1968年8月1日發行,中央印製廠萬華廠印製,正面凹版背面平版,「中央」字樣滿版水印,2002年7月1日停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hatwhy 的頭像
    whatwhy

    嘿皮嘿皮買賴浮

    whatw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