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www.pingshi.com.tw/pic/news/20100125060446.jpg&width=%20)
接下來到菁桐 平溪線的終點站
平菁橋
菁桐 礦工地標
溫泉商店 不是裡面有溫泉 是老闆名字叫溫泉啦
菁桐地標 祈福竹筒
上面滿滿的願望
電影午夜照相館在這邊取景
位於菁桐車站北上方的選洗煤場於1921年興建。據悉台陽礦業公司開鑿石底大斜坑,將原石底一坑、二坑、三坑連結後集中產煤於大斜坑運出以連結選洗煤場,
簡化產煤暨坑外運輸。早期為簡易建築,民國50年代其外牆材料改為紅磚,尖型屋脊。如今雖礦業停產,不復往日鮮明亮眼,
老舊斑駁的石柱卻仍孤傲挺拔,紅磚建築亦為菁桐地標,2001年時並獲選文建會台灣歷史建築百景。
菁桐鐵道故事館
菁桐坑早年曾是繁華的煤礦聚落,全長不過百來公尺的菁桐老街,當年繁華的景象不下今日的西門町,號稱「菁桐坑銀座」。走進老街,
彷彿走進時光隧道,隨處可見阿嬤時代的日用品,還有許多令人垂涎的古早味小吃。地面鋪設的石磚,每隔幾步就有刻著歷史里程碑的石板,
幫助人們了解菁桐的歷史,如今透過城鄉風貌改造及社區營造,復古的活力不僅吸引大批遊客,也吸引不少年輕人到此創業,老街的氛圍更吸引著許多部的偶像劇到此拍攝,為這個洗盡鉛華的煤礦聚落注入新的生命。
小時候常看到的木馬玩具
沒有幸福這一站啦 他是希望來到菁桐可以幸福
建於1929年,至今已有80年歷史的菁桐車站,為少數典型木造車站,是平溪支線的終點站。2001年文建會列入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
2003年列為縣定古蹟。外觀或內部陳設皆保有原始風貌,老式月台散發迷人風韻,站內保留電氣路牌閉塞器、轉轍器、舊式車票箱等文物,
在台鐵眾多車站中可謂碩果僅存,極富保存價值。
菁桐車站位於臺北縣平溪鄉,為臺灣鐵路管理局平溪線的鐵路車站,是平溪線的終點站。
* 目前為簡易站
* 行駛車輛為DR1000型柴油客車,等級為區間車。
* 平溪線終點,站外的雙菁公路設有「菁桐坑」公車站牌,可透過台北客運16路前往深坑鄉、木柵等地(經台北捷運木柵站)。
* 台鐵少數仍有販售名片式車票的車站
輔大猴彩繪列車
有名的楊家雞捲
外面招牌" 雞捲沒有雞肉 肉羹沒有ㄍㄥ"
台灣小吃的雞捲不是用雞肉做成的喔。
據說雞捲是從福建的一種食物,
早年生活勤儉,吃剩的菜(菜尾)倒掉浪費,
於是想出用豆腐皮將那些菜尾加上魚漿(才不會散開)捲起來,
再放到油鍋裡油炸,然後切片食用。
沒想到竟非常美味,逐漸變成當地的特有小吃。
因為是用剩菜做成,所以稱為加捲(台語)ㄍㄟ ㄍㄥˋ,
意思是〝多出來的捲〞,傳到台灣後,閩南語直譯就變雞捲。
後來不用菜尾,演變成包豬肉、蔬菜、調味料、魚漿.........
所以雞捲原本是叫做加捲喔~~~~~~~~~~
(奇摩知識家轉貼)
那卜肉斜看我還以為是"人肉"
老闆穿廚師裝的大照片
桌子不是裁縫車的腳嗎??好復古
旁邊綠色椅子是火車裡的座椅
雞捲 很特別 裡面還有包芋頭
香菇豬肝粥
肉羹清湯 真的是湯喔 不是黏稠的羹
雞捲
吃完來個豆腐冰淇淋 好像豆漿的味道
部份地圖和資料轉載自 平溪鄉魅力商圈協會網站